【谚语】
李保田
1、农业谚语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事在人为,地在人种。
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过了三月三,背着孩子拉着锨。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点瓜谷雨花,谷子播种到立夏。
枣芽发,种棉花。
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花正当时。
桐花盛开,红薯快栽。
榆钱满地,干湿种地。
谷雨炸肚,立夏穗齐。
芒种前,种大田;芒种后,忙种豆。
夏至不让晌,季节不等人。
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十月、三月,三场透雨)
夏至不夏,挺犁住耙。(指的是夏天结束,秋季不再播种)
夏隔一日,秋晚十天。
夏播宜早,越早越好。
一季早,季季早,十年庄稼九年好。
一晚三分薄。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春种晚一天,秋收晚十天。
立夏到小满,定苗锄草不要晚。
芒种芝麻夏至豆,寒露种麦好时候。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入伏不点豆,点豆也难收。
粪是庄稼宝,没粪长不好。
伏天能积三圈粪,明年麦子打满囤。
马不喂料难爬坡,苗不压粪难发棵。
旱天锄地苗发旺,雨后锄地苗健壮。
四季地不闲,一年顶两年。
修库筑坝,旱涝不怕。
按时喂奶娃娃胖,合理浇水禾苗状。
七月不晒垈,晒垈打圪垃。
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
有钱买种,没钱买苗。
谷三千,麦六十,好收豌豆八个籽。
麦盖三场被,小孩搂着蒸馍睡。
麦收胎里富,底肥是基础。
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
棉花一条根,只要犁得深。
防治病虫庄稼长,丰收先保苗健康。
苗怕枯心儿,草怕断根儿。
种地不养猪,等于秀才不读书。
2、气象谚语。
日落乌云坐,明日好推磨。
风后顶戴帽,长工睡觉。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燕子钻天蛇过道,不到三天雨就到。蜻蜓低飞蛇过路。
先下毛雨无大雨,后下毛雨难晴天。
东虹响雷西虹雨,南虹发大水,北虹卖儿女。
天上瓦块云,地上晒死人。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日落黑云起,半夜三更下大雨。
白天东南风,夜晚湿衣服。
烟扑地,有潮气。
热生风,冷生雨。
早上出虹是雨天,下午出虹是晴天。
久旱西风雨,久涝东风晴。
蜻蜓满野飞,必定要下雨。蜻蜓低飞蛇过路。
云低有雨天高旱。
黑云白云对着跑,这场冰雹少不了。
一天南风三天暖,三天南风下不成。
东风下雨西风晴,刮了南风下不成。
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吹暖北风寒。
日出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东风急溜溜儿,难过五更头儿。
霜后南风连阴雨,霜后东风一月晴。
急雨易晴,慢雨难开。
雷轰天顶,有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涟涟。
鸟高飞,晴天报;鸟低飞,雨天到。
灶烟往下落,不久大雨泼。
燕子低飞泥鳅跳,鸡子晚宿是雨兆。
天阴没露水,风大露水稀。
蜘蛛上吊,下雨前兆。
冬雾连阴夏雾晴。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下雪不冷化雪冷。
旱年冬天爱刮风。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月亮扎天,地皮不干,月靠北坡,有雨不多。
烧云烧到顶,大雨下满井。
月发红,大风定。
南山雾腾腾,不雨就刮风;月晕而风,日润而雨;东北风主寒,西北风主旱。
东晴西方暗,有雨等不到饭。
日头倒照,晒的小孩蹦跳。
星星稠,雨点流。
早上烧云沤麻,晚上烧云晒铧。
水面起泡,大雨必到。
蚂蚁行军,大雨来临。
蛤蟆早晨叫,三五天内雨来到。
3、生活谚语。
本事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秀才不怕衣裳破,就怕肚里没有货。
一遍生,耳边熟,三遍不用问师傅。
千看万看不如经手一练。
记性好不如悟性好。
行行出状元,名师出高徒。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木不钻不透,话不说不明。
一遍功夫一遍巧。
学会武艺不压身。
不怕别人瞧不起,就怕自己没志气。
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
贪多嚼不烂。
头三脚难踢。
万事开头难。
骑虎就不怕虎咬。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杀猪捅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会者不忙,忙者不会。
吃水不忘打井人。
活人不能叫尿憋死。
不见兔子不撒鹰。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屋里不烧锅,屋顶难冒烟。
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
一物降一物,酸浆降豆腐。
胳膊拗不过大腿。
有智谋不在年老少。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叫)门。
瞎猫撞上死老鼠。
树怕没皮,人怕没脸。
要想富,先栽树。
不做贼,心不惊;不吃鱼,嘴不腥。
好鞋不踩臭狗屎。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蠓虫过去也有影儿。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
理是直的,舌头是弯的。
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向理不向人。得理不饶人
一窝老鼠不嫌臊。
好心当成驴肝肺。
光敲梆子不卖油。
占着茅坑不拉屎。
反贴门神不对脸。
牛不喝水强捺角。
掉个树叶怕砸头。
听说风就是雨。
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尾。
一夜夫妻百日恩。
不养儿不知报娘恩。
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够着门搭儿,急死一家儿。
儿大不由爷。
添个蛤蟆四两力。
人心是杆秤。
有钢使在刀刃上。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此地没朱砂,红土也为贵。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