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绝 晴 竹
文/葛霞
拂云扫雾影萧萧,朗朗风姿分外娇 。
励志虚心求向上,捧轮旭日出云霄 。
晴竹,谓之晴天的竹子。一丛丛翠竹宛如一把把竹扫帚,可以拂却白云,扫去迷雾。下面的竹影摇摇,潇洒自如。强壮的身躯,优雅的风姿显得分外妖娆。犹如百尺高竿,虚心励志,天天向上生长。迎着旭日,透出云霄。
竹子, 是君子之花,“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有着俊丽儒雅的风度,超凡不俗的品格。也是"岁寒三友”, 松竹梅之一。每当秋风拂去,寒冬来临之时,竹子,依然葳蕤青翠,不惊寒冷。这,是一种坚韧不拔,敢于挑战战大自然的无畏精神,同时也是一种纯真朴素的自然美。历史上写竹子的诗篇名著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有很多,不加引用赘述。就作者这首咏竹,也可以说写的很是到位。读来有味,没有高深难懂的古文字词,语言流畅自然。也没有堆砌拼凑的空洞语言,读起来画面感很强。要知道“诗言志”,诗人在描写任何物象都会要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暗喻,或明示,脱离了现实,没有自己的感情注入,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诗人这首绝句,写竹子是实笔,言情是虚笔,虚实相融恰到好处。起句赋兴并用,比作扫帚能“拂云扫雾”是起兴。还有竹影迷离,潇洒悠闲为起赋。这种双重手法没有细心观察,深深体会是不会运用的。承句依旧是虚写竹子的身骨风姿,用形容词“分外娇”接承上句,扩展内容。转句灵活,明转暗和,如果单独这一句可以说是一句,励志名言,人人都适用“励志虚心求向上”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虚心向上,积极进步,满满的正能量,可细细看来并不跑题,暗地里是符合竹子的性格的,竹子是空心的(虚心)而且是拼命地往上伸长。大有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之气势。结句紧扣主题,高高的竹子捧出来一轮红日,能不是晴天的竹子吗?!
综上述,可以看出诗人这首咏竹绝句有三个妙处。其一,通篇不犯题字,在写晴天的竹子,可全文里面没有“晴”和“竹”这俩字。回头看看郑板桥的《竹石》也是通篇没有竹和石这俩字,这种“白战体”手法很难掌握,没有对“诗格”的良好悟性是达不到的。其二;巧妙自然地运用了三个动词;拂、扫、捧。把本来平静的画面立即动了起来,成了无声的诗,有声的画,使读者多了一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感觉。其三;蕴藉凝练,借物喻人,没有去直白的把人比作竹子,而是用简练明了的字词去描绘做人的气质和毅力。做人就是要有朗朗风骨,敢于拂云扫雾,活的潇洒,更要虚心励志,拼搏求索,奋勇向上,去迎接旭日阳光。
最后要说的是,作者不光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还有风姿绰约的风貌,有熟练玩弄方块的手法,也有积累沉淀知识的素养和文学造诣。
2020年8月2号 李清海写在 怡情园
作者:李清海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