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 古文国学

营田窑赋

2025-05-10     收藏 推荐 举报 保存为WORD 分享

营田窑赋

田新智

夫营田者,湘北名镇,屈子遗风之所也。昔武穆屯兵,收剿頑匪,始得斯名;今观其域,黄陵磊石南北并峙,湘水洞庭血脉相连。舜妃投江,泣竹成斑,留千年凄婉;屈原行吟,怀沙殉国,传万世忠魂。此诚钟灵毓秀之所,人文渊薮之邦。而营田窑器,承天地之灵气,载岁月之沧桑,于斯土绽放异彩,为千古一绝。

溯夫窑火初燃,其地也,湘江之滨,水色苍茫。两岸沃野千里,黏土细腻如脂;四围青山环绕,柴薪丰茂似林。先民察其土性,知其可陶,遂掘土制坯,筑窑烧瓷。自此,青烟袅袅,升腾于黄陵山下;烈焰熊熊,映红于湘水之滨。窑器之形,或若天边皎月,圆润而空灵;或似林间修竹,挺拔而俊逸。其色也,白如冬雪凝霜,素净淡雅;青若春溪映柳,澄澈空灵。釉光流转,似星河倾泻;纹饰精美,如百花竞艳。

忆往昔,营田窑器,盛极一时。商贾云集,舟楫穿梭。北达洞庭,入长江而通四海;南溯湘水,连葱岭以达八方。宫廷贵胄,把之以为雅玩;市井百姓,用之而为日常。其器也,或盛美酒佳肴,享人间之乐;或藏珍馐异果,纳岁月之香。每一件窑器,皆工匠心血所凝;每一道纹路,俱历史风云之印。

窑火熊熊,燃了千年岁月;陶韵悠悠,诉说百代传奇。舜妃泪洒黄陵,演湘君湘夫人之故事,融入釉色;屈子行吟江畔,书《离骚》《天问》之豪情,刻入陶纹。窑器无声,却传千年清唱;陶土不语,而载万世幽情。湘江之畔,曾驻武穆之雄师,金戈铁马;沃土之上,长睹无数之先民,劳作繁衍。

看而今,营田窑火,虽或明或暗,然其魂不灭,其韵犹存。匠人守艺,承古法而创新;后人传薪,续文脉以流芳。每捧一器,恍见古人之匠心;细观其纹,如阅历史之画卷。愿营田窑器,如湘水长流,生生不息;似屈子精神,代代相传;于岁月长河中,光芒永放。

手机版查看图集

手机扫一扫

作者:田新智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阅读

      评论

      好文分享

        热门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