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诗坛大家

饮中八仙醉意长 笑傲江湖任我狂

酒海翻波涌八仙,豪情万丈醉挥毫。墨舞风云笑傲间,才情横溢映天高。金樽对月歌未尽,玉盏临风意未消。共饮江湖多少事,一樽还酹江月遥。李杜遗风今尚在,苏辛韵长共逍遥。心怀壮志追云梦,岁月匆匆情未老。饮中八仙真名士,酒里乾坤任逍遥。笑看红尘多少事,一壶浊酒醉今朝。

日期:2025-03-17 文:王治平

亮节情长在 高风励后人 ——恩师林从龙先生逝世一周年祭

亮节情长在 高风励后人
——恩师林从龙先生逝世一周年祭
李保田
恩师离我辈而去已经一周年了。一周年,恩师的谆谆教诲时常在耳边回响,恩师的慈祥面容经常在梦中出现。一直鼓励、警醒着我,坚守恒惕,不忘初心,奉献绵薄,浇灌诗苑词林百花竞放,弘扬优秀传统诗词文化枝繁叶茂。
一年来愚生夙夜忧叹,竭尽所能,丝毫不敢懈怠,时至今日,稍见眉目。向您一一汇报:
1.注册了北京从龙诗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日期:2020-07-21 文:茨山居士

诗坛大家——晨崧

诗坛大家——晨崧
基本信息
晨崧,男,1935年生于河北省泊头市。又名肖锋,本名秦晓峰,曾用笔名锋刃、小锋,中共党员。现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教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顾问、官园诗社社长、中国诗词书画研究会会长、中国诗词书画总编。著有《流暇轩凝萃吟草集》、《晨菘诗词选》。
个人履历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助理员、区队长,铁道部政治部部员、秘书

日期:2020-06-26 文:茨山居士

关于诗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诗的起源与发展
(晨 崧)
诗最早是起源于民歌,远古时代没有诗,只有劳动人民的民歌!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民歌是:
断竹续竹,
飞石逐肉。
断竹一一是把竹子截断了,成为一根直棍。
续竹一一是用绳子把竹子结上,做成一个弯弓!
弓何用?弓箭是远古时代拉弓把石头子儿射出去打猎的!
这是民歌记录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民歌!我们讲劳动创造一切,这是真理!
历史久

日期:2020-05-05 文:茨山居士

也论诗韵的正与变

也论诗韵的正与变
李保田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一日)
读过时任国务委员的马凯副总理的的《“求正容变”,格律诗的复兴之路》和晨松先生的《求正容变和邻韵通押》。有几分感触,也斗胆说几句,追随二位先行者。
一.诗,既是传统文学,也是时代产物。说它是传统文学,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诗歌是起源于上古社会,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

日期:2020-03-24 文:茨山居士

诗人与诗

诗人与诗
(二00七年六月五日)
李保田
诗人与诗,顾名思义,诗人就是会写诗并以写诗为主要文学创作形式的人。诗,就是使用优美的语言,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的事件和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套用一定的格式规律,用分节分行句式章法,鲜明和谐的节奏韵律,通过抒发强烈的感受和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余认为:诗就是用碎片化的描述一个个具体事像的具有跳跃性、阻隔性的诗家语

日期:2020-03-22 文:茨山居士

诗写什么?怎么写?

诗写什么?怎么写?
黄启峰
(1)
有感而发。
诗从心中的实际出发,不要拔的太高。
你的作品能不能感动读者,引起共鸣,是要有社会责任感才能写出有水平的作品,有代表意义作品。不是空洞的口号、大话。只有溶入了你的感情,代表了大众,有高超的写作水平,说出了大众的心声,才是真正能量的好诗!脱离了生活写出的东西人们不喜欢看。
(2)
写什么有意义
什么有意义?创新有意义,创新也要继承。从实际

日期:2020-03-22 文:茨山居士

晨 崧:三 言 五 语 说 诗 话

晨崧
三言五语说诗话
第一
说说乐府
首先说说乐府
乐府,本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汉武帝时大规模扩建乐府,广泛收集诗歌作品配乐演唱!这种歌词一直流传,很广,时间长了,歌词多了,人们就把这些歌词作品也称作“乐府”了!所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
举例:
汉乐府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日期:2020-03-21 文:茨山居士

关于新词的思考

关于新词的思考
李述合
近年来,度词、新词、自由曲,始渐流行,并涌现出一些成功之作。这是中华吟坛的一场革新。王国钦、丁芒等先生在这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我虽不懂此道,却是个热心支持者。前几年,初读度词、新词、自由曲,受到很大鼓舞,写了《为新词欢呼》一文,发表在《大河之南》网站。表达一个爱好者的真心拥护之情。
格律诗、词、曲的复苏,使中华吟坛这一历史瑰宝,重放光彩。但随着时代前进,革新势在必行。

日期:2020-03-19 文:茨山居士

林丛龙 著名诗人

著名诗人,有当代“李杜”之称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先生为人谦和,育人无数,为普及和振兴古典诗词80高龄亦经常外出讲学,足迹远至新加坡,遍及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大半个中国。诗词影响之大,当世罕见。书法格调高古,真趣盎然。现为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河南诗词学会会长《中州诗词》主编《中原文史》主编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并于2009年6月9日被评为国际一级诗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华诗词学会

日期:2020-03-18

杜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1-2]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1]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

日期:2020-03-18

李白(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日期:202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