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赏析 > 诗词赏析

自析《六州歌头·举国哀悼送国魂》

2020-04-19     收藏 推荐 举报 保存为WORD 分享

自析《六州歌头·举国哀悼送国魂》

(平仄互叶体)

李保田

(2020.4.4)

泪流似泄,哀悼国家魂。肝裂损。肠断寸。血张贲。感情真。慢把新词顺。长河进。探根本。荣耀印。伤怀轸。五千春。人为自然,瘟疫频生殒。日日新坟。哭声传广野,白骨暴千村。怨鬼成群。有谁闻。 醒狮昂奋。重虞舜。冠毒泯。火山喷。华夏震。行动迅。党军民。聚心神。抗疫屏千仞。医员忿。献躯身。汽笛引。哀之瑾。悼昆仑。膜拜英雄,美酒呈骄骏。痛饮三樽。壮之行程色,上我敬香云。哭送仁君。

【词牌注解】《六州歌头》:程大昌《演繁录》:《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文之。闻其歌,使人慷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宋代大祀大恤典礼多用此调。入大石调,唱腔声情风流蕴藉。句式短促,音节繁密多变,有步步紧逼、意切情激之感,宜表达慷慨悲歌怒斥强敌,抒发豪壮奔放之情。三种用韵形式:1.平韵体;2.平仄韵互叶体;3.平仄韵转换体。都是双调,一百四十三字。(体一),前后片各十九句八平韵。(体二)、(体三)前片夹叶八仄韵,后片夹叶十仄韵。前片尾数第四句首字领格,即“上一下四”句式。后片首句首字领格,尾数第四句为“上三下四”句式。尾数第三句首字领格。平仄韵互用体应以平韵为主,仄韵为副。务使“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注:1.体一后片倒数第五句为六字句、第四句三字顿四字韵;体二倒数第六句、第五句、第四句为四字句、五字仄韵、四字平韵。2.体二仄韵,应用平韵同部仄韵,如贺词。亦可用异部仄韵。3.体三:(平仄韵递换):字数、句豆、谱式、可平可仄字完全同体二,只是仄韵处全用异部韵,共五换仄韵。

【本题自析】由于词是用来弹唱或清唱,无疑问其唱的节律和速度就不同于诗。因为诗是吟的。除节奏要快于词外,亦没有规定哪首诗必须用什么宫调去吟,这样一来,诗与词由于吟唱的方法不一样,速度不一样,听众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就不一样。另外,诗的对仗是真正意义上的对仗,而词却是象征意义上的对仗。唱词就必须清楚明白、衔接自然。本题抒写4月4日全国哀悼在抗疫战争中牺牲的抗疫英雄和逝世的同胞。属于大祀大典,就需要交代清楚。况且慢词跟小令非常不一样,小令可以通畅流利地唱完,而《六州歌头》却不能够,意切情激,慷慨悲歌,豪壮奔放。如果仅仅只叙述全国哀悼这一件事,势必有很多空洞的情语,也肯定达不到填这首词的目的和抒情效果。所以,本词采取陡起直入的开篇,“泪流似泄,哀悼国家魂。肝裂损。肠断寸。血张贲。感情真。慢把新词顺。”直到“慢把新词顺”,作以转折。“慢”字,已经点名其意。全国哀悼为国牺牲的英雄和逝世同胞,意义何其伟大和深远?!为了突出其作用,就拉开场面,穿越历史,所以,“长河进。探根本。荣耀印。伤怀轸。五千春。人为自然,瘟疫频生殒。日日新坟。哭声传广野,白骨暴千村。怨鬼成群。有谁闻。”等于侧面佐证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走进历史的长河,叹求中国历史曲折发展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不断演变发生着两件事情——战争和瘟疫。生生死死,合合分分,三国时期,长江以北仅剩两百多万口人,除战争外就是瘟疫。假如没有这两件事情的轮番发生,中国该不是今天这个疆域,中国人口也不是今天这个数字,面貌也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到此,词的上阕结束。过片句“醒狮昂奋。”承上启下,进入当今中国的叙写。“重虞舜”一句点明国家的巨大变化。就在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走在伟大的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昂扬奋进的时候,“冠毒泯”,泯灭人性的新型冠状肺炎如“火山喷”发。“华夏震”动。然而国家并没有束手无策,置人民生命于不顾,而是“行动迅。党军民。聚心神”。手牵手,心连心,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抗疫屏千仞”。广大的“医员忿。献躯身”。他们的壮举值得全国人民为之哀悼。“汽笛引。哀之瑾。悼昆仑。膜拜英雄,美酒呈骄骏。痛饮三樽。壮之行程色,上我敬香云。哭送仁君。”至此,抒情达到高潮,人该哭,天当泪。全词的安排循着“(直入)哀悼心情——(走进历史)寻求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的历史证明——(回到现实)在党的带领下,涌现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祭奠)抒情。一波三折,结尾达到高潮”。

手机版查看图集

手机扫一扫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