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玉】
过海修身
出群格
李保田
过海群仙入巳春,何时解锁上雷音。
通天河渡有缘者,成佛弥坚拜佛心。
【赏析】
《过海修身》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禅意的诗歌。通过对过海、成佛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追求心灵解脱与智慧的过程。
首句“过海群仙入巳春”,描绘了一幅群仙过海、踏入新春的壮丽画面。这里的“过海群仙”象征着众多修行者或寻求智慧的人们,他们像群仙一样,跨越重重困难,追求更高的境界。“过海”不仅指地理上的跨越,更象征着修行者跨越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解脱的过程。“群仙”则代表着众多修行者,实际上指的是“紧扣时代主旋律,讴歌时代精神,反映社会生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黄河诗派”的众位彰显诗词曲正能量的志同道合之文人骚客。他们一同踏上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修行之路。“入巳春”,业已进入蛇年春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或时期,如同春天一样,充满生机与希望。寓意着新的开始,如同春天万物复苏,“黄河诗派”的众位“修行者”也在此时迎来了心灵的觉醒与成长。
次句“何时解锁上雷音”,表达了修行者对智慧与真理的渴望。“解锁”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面对内心困惑与障碍时,寻求解脱与突破的心情。“上雷音”则可能指佛教中的雷音寺,或更广泛地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声音。“雷音”在佛教中常指佛法的深奥境界或佛法的传播之声,此处寓意着修行者追求的真理与智慧。这句诗反映了修行者在追求智慧的道路上,不断寻找指引与启示的内心世界。“黄河诗派”的众位英贤,都在围绕着“传承、光大优秀诗词文化,传承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宗旨,不懈地追求着“浪漫、豪放、爽朗、明快、昂扬、奋发、积极、向上”的真理与智慧,以达到最高境界。
第三句“通天河渡有缘者”,借用《西游记》中的情节,寓意着修行路上的艰难与考验,只有有缘者才能顺利渡过,达到彼岸。进一步强调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选择。“通天河”在佛教故事中常象征着修行路上的重重困难与挑战,而“渡有缘者”则表明只有那些有决心、有善缘的修行者才能成功渡过这条河流,达到彼岸。这里的“有缘者”不仅指那些具备修行资质的人,更强调了修行者对智慧的执着追求与坚定信念。加入“黄河诗派”的众位英雄,就是“有缘者”。这群“有缘者”相聚而修,在诗人的带领下,“扬秦晋之烈,持齐鲁之情,取甘凉之恒,守中原之鼎。书写锦朗乾坤,吟诵家国苍生。”!
末句“成佛弥坚拜佛心”,是对修行者最终目标的描绘与赞美。“成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代表着智慧与解脱的圆满实现。“弥坚拜佛心”则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成佛的道路上,需要保持坚定的信仰与虔诚的心。这种虔诚不仅是对外在佛像的崇拜,更是对内心智慧的追求与尊崇。“黄河诗派”的众位贤达,要想最终“成佛”,成为“能力强、水平高的诗人词家”,就需要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积极践行和弘扬所倡导的“豪迈大气,顶天立地”之风格,“效苏辛,倡雄浑”!
全诗语言凝练,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借典寓意。通过“过海群仙入巳春”引入主题,随后通过“何时解锁上雷音”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接着以“通天河渡有缘者”为过渡,最后以“成佛弥坚拜佛心”作为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坚定信念。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修行道理和人生智慧。如“成佛弥坚拜佛心”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成佛”的渴望,又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敬畏之心。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诗人表达了对修行成果的渴望、对修行路上的艰难与挑战的清醒认识,以及对修行信念的坚定不移。同时,诗歌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在修行和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