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赏析 > 诗词赏析

我诗写我心;犹喜真性情——《黄河古道八咏》读后感 ——李清海

2020-07-04     收藏 推荐 举报 保存为WORD 分享

我诗写我心;犹喜真性情——《黄河古道八咏》读后感

文/李清海

诗道者,人之心曲也,正所谓“诗言志”。诗格者,诗之大道也,正所谓“诗无空言”。无所见,无所闻,闭门造车,纸上谈兵,难免诗意泛泛,意象混乱,诗者大诟病矣。几千年诗文华,经唐风吹拂,宋雨洗涤,许多先贤雅士,留下诗词曲赋无尽。可谓名垂青史,功贯千秋,一笔笔精神财富充实华夏文坛,孕育后学子孙。喜看今朝,诗学复兴,国粹弘扬,学诗写诗,蔚然成风,可喜可赞,可歌可泣。

有幸在商丘诗词学会微信群,结识杨正伟先生。读其诗,清新入味,别具一格,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有真实的个人情感,有真挚的田园风格,咏物喻人,画面清晰,如身临其境,物有所见,声有所闻,再有就是敦守诗格,循规蹈矩,起承得体,转合有度,遣词造句规范,仄律声韵平稳。婉约不失大气,文雅不显羞涩。含蓄凝达,稳重坚实,看其老道的运笔,咋也不像一个四十多岁的年轻诗人。

下面就以《黄河故道八咏》作为赏学,是为读后感:“商丘市黄河故道西起民权县、东至虞城县,全长134公里,总面积约1520 平方公里,故道内林茂粮丰,鸟语花香,大面积的湿地、草滩,构成了典型的河谷自然景观,且为水生物的生存、特种动物养殖及鸟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黄河故堤弯曲苍莽,巍然壮观,逶迤连绵像一条巨龙横卧在豫东平原上,被旅游界专家们誉为“古老的水上长城”。故道融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古老的人文景观为一体,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文化内涵。”——(以上文字援引自百度百科)。作为商丘人,杨正伟先生对黄河故道是再熟悉不过了。黄河故道陪伴他经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霜雪雨,他初心不改,乡愁不忘。从他的八首分题小令中足见其倾情和独钟。(一)行舟;漫步十里长提,他试着划一叶小舟,去经风雨竞风流,他看到了一群美女,用手勾动那含香凝露的荷花。起句自然流畅突出主题,承句如行云流水彰显自己的潇洒风流,也是一种文人学士的心怀袒露。转句合句不再去写自己,而是去写荷花、佳人,起句一动“驾”结句一动“勾”。中间为静,动静结合,虚实相扣,诗情画意油然而生,尤其是写到最后有戛然而止的感觉,是继续荡舟摆渡还是弃舟登岸,是对“古老的水上长城”的依恋,还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琢磨的空间。(二)听曲;诗人很谨慎的为自己的大题目《黄河故道八咏》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环节链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章法”看过了第一首,留下有悬念,开始读第二首很显然是第一首的延续。作者在小船上听曲……他听到了什么?黄河两岸是谁在狂吟,为什么今日开花不是春?是谁在折柳为弦。是谁在高歌一曲,是谁在把一瓣心香付与有心人?这一大串的问号,恰恰说明了一个“诗格”主旨问题,诗,贵在含蓄。是对黄河故道的追忆,还是对肆虐疫情的诅咒,这些都任由读者去品味和咀嚼吧。具体真实详尽的答案,恐怕只有诗人自己才会彻底的明了。同时,基于此也会使读者不得不读第三首,去更深的理解,走进诗人的心底。(三)有思:诗人有听曲到沉思,他仿佛看到;古时的黄河奔腾咆哮,诉说着黄河两岸人们的悲欢离合,古老的战场隐约再现,将士们星夜飞旌,搭弓射箭。他仿佛听到,战鼓擂鸣,马蹄声声。才知道杜甫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真正含义。怀古惜今,珍惜美好,诗人之大情怀也!(四)击水:有行舟;有听曲;有思念。诗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心醉了,醉眼迷离中与湖心岛结缘。那里没有车水马龙的拥挤,没有喧嚣的城市噪音,有的是炊烟袅袅,清凉的夏夜和无人打扰的清净悠闲。诗人在诉说优美和谐的大自然,在憧憬美好未来的梦想。在他的想象空间里是一个优雅洁净社会大家庭。也显示出,一个心底宽敞的现代诗人的情怀。(五)闲吟:写到此,诗人的心绪静了下来,五月浪花,涛声依旧,陈年旧事付诸沉沙,犹如独坐桥头看日出日落。何等惬意,这正是他想动中求静的愿望所在。(六)唱晚:日暮天晚,蛙唱蝉鸣,静静地的水面上莺歌燕舞,几许闲人陶醉在凉亭里,躲避丝丝细雨,谈论着黄河故道的侠骨柔情,(七)夜坐,诗人没有去附和那些人,而是,独坐桥头,兀自纳凉,欣赏着香花晚露,月色在微雨中显得朦朦胧胧,好像一帘雾纱,遮住了凉亭和长廊。(八)忘归:天黑了,诗人流连忘返。黄河改道,使得故道里的水不再是黄沙泥浪,经过千回百转的历史沉淀,变得湛清碧绿,缓缓流淌。诗人乐水,智者情怀,欲醉他乡,并不现实。总得回家啊!那些遥远的,残墙破壁的故事,他听过了很多很多,权当是忘却的记忆,还是回到现实中那处处花开的新城吧。

我在微信群里,一口气读完了以“黄河故道”为题的八首系列绝句。虽然分而吟之,但依旧像一篇散文,在总题目的统领下,叙述层次分明,章法不乱,每一首之间都有铺垫衔接。犹如,雨滴涟漪,丝丝入扣,环环相套,有行舟听曲到陷入深思,有击水闲吟到唱晚夜坐,再到天晚忘归。每一个环节都处理的没有缝隙。给整个系列画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意境无可挑剔,满满的正能量,荡荡的诗人情。再从“诗格”的角度去欣赏剖析,八首绝句很熟练的用了七个韵部。足见诗人能根据关键词巧妙地选择韵部,这一点,如果是一般初学者,那就是最难把握的问题。从格律上来看,第二首起句出韵,不是临韵不能算孤雁出群格。第四首起句孤平,这是大拗,在格律诗词的仄律问题上是绝对不允许。其他每一首仄律都很平稳。连环八首偶尔出错无可厚非,我们没有必要去吹毛求疵,毕竟瑕不掩瑜。

最后,我用杨正伟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本文。我看了他的诗作,很由衷的给与赞许,说他写的真实无虚,感情充沛,他回我一句话“我诗写我心;犹喜真性情,——杨正伟”。说得好,真诗风,他的诗值得品味和赞扬。

附:

《黄河故道八咏》

文/杨正伟

(一)行舟

十里长堤试驾舟,羞云怯雨竞风流。

芙蓉出水香凝露,最爱佳人手一勾。

(二)听曲

黄河两岸发狂吟,今日花开不是春。

折柳为弦歌一曲,心香付与有心人。

(三)有思

击水方知波未平,弯弓饮羽夜飞旌。

当年烽火连三月,耳畔犹听战鼓声。

(四)击水

醉眼只因一个缘,湖心岛上闹炊烟。

清凉一夏谁堪问,划破熏风上小船。

(五)闲吟

五月涛声逐浪花,千年故事付沉沙。

前波虽去风依旧,独坐桥边看日斜。

(六)唱晚

蝉吟蛙唱暗飞声,燕舞莺歌绿水平。

几处闲亭邀醉客,一帘丝雨惹柔情。

(七)夜坐

南风入夜自清凉,夹岸草花和露香。

我在桥头赊月色,轻纱一醉满回廊。

(八)忘归

千回百转水清清,欲醉他乡犹不能。

残壁遥遥听故事,花开处处是新城。

作者简介:

杨正伟: 笔名:简约、三月天、斋号北山居,河南商丘人。现任河南省诗词学会理事、商丘市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商丘梁园诗词协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木兰文化促进会会员、商丘市诗词学会会员、商丘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商丘市作家协会会员、《商都诗刊》编辑部副主任。作品散见于《教育时报》、《作家周刊》、《民族日报》、《中华辞赋》、《商丘日报》、《京九晚报》、《语文导报》、《大河健康报》、《中州诗词》、《商都诗刊》、《文化商丘》、《北湖诗刊》、《木兰文学》、《金菊园》等刊物以及河南诗歌网、河南诗人网等诗词网站。2017年11月获得梨花春年度诗人称号。

手机版查看图集

手机扫一扫

作者:李清海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