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想过?又何曾知道?能在港都生活一段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人生旅途中,这段时间足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段时间又不能忘记,因为它使我对股份制民营企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对过去的认知觉得不值一提。
我是于2016年4月在港都老总陈总的再三邀请下再到公司来的。在来之前,虽然经过几次接触,那都是以建议、建言、参谋的形式和氛围进行的,只有四月十三号这一天的见面是以公司高管的名义,以专司办学的由头见面的。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中午,我跟公司几位领导是在行政楼五楼吃的中午饭。主食是信阳饺子。在饭局上,陈总热情地笑着说:李校长,今天中午安排吃饺子是有特殊含义的,陈厂长也说到,李校长来到公司,就相当于给我们带来了金元宝。我笑了笑说:元宝我没有带来,但是我带来了我的愿望和设想——办一所像模像样的中等专业学校。我又对陈总说,因为陈总我们两个紧挨着座位,“没有金刚钻,就不拦你的瓷器活。我答应了你,我失信于别人,尤其是我的老同学。”从此我便在港都安营扎寨。目的很简单:开辟人生第二春。把我大半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智慧贡献给港都,完成我的收官之作。
此后我又提出我的办学思路,和用人原则,并且提出教导主任人选,并且按照我的思路会见了几拨招生人员和招办主任人选,我也使用手机大量地跟外地的我曾经的朋友和同学、熟人联系,广泛宣传港都实业有限公司要办中专了,甚至带上礼品去外地拜望他们,目的就是争取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在家里办公,写出了几万字的港都学校管理文件汇编,从各个方面较详尽地构画了管理蓝图。且拟定了招生简章。
与此同时,几赴郑州,询问、探查办学标准、条件。凡是陈总提出的,我能办到的,没有不办的。
其实,公司的办学思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培训学校——中等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虽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也是陈总思考逐渐成熟的过程。尽管在这过程中,我有了新的想法和看法,但是我没有改变初衷,没有停滞不前,没有消极懈怠,甚至到最近,我的老同学让我替他做招生宣传,我都不加思考地拒绝,因为公司办学校,我不可能降低我对公司的忠诚度。当然,期间也有一两次别人找我,介绍我到成熟学校做管理工作,都被我一一推辞。非是港都怎么吸引人,我在港都有多高的期望值,而是我的人格决定了我不会背弃朋友。
因为通过接触,我看到了陈总的为人,看到了陈总的追求、看到了陈总人生价值和目标。所以我才一直坚持下来。
但是,通过假道灭虢的事情,也看到了每个人的胸怀、眼界、境界和格局。我也思考过未来的路子是否好走。要么是蟠桃宴,要么是地狱门。因为毕竟要以成败论英雄。成,离不开公司的大力支持;败,面临的是斥责和追责。常言道: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栽下就赚钱。公司里面不缺枣树栽下就赚钱的人。有此念头的人无疑问是办学路上的拦路虎。既有人,就有思想、有言说,有行动。对公司起什么作用,不妄论,但对办学来说,可就风雨飘摇了。
我的人生坚持八个字:待人以诚,交友以真。
这段激情燃烧的日子,令人终生难忘;港都实业公司,我将永远感恩。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港都实业公司生活的两个多月,与公司领导员工相处的六七十天,大部分领导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襟怀,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清香静雅、质朴无华的气韵,让我深受感染、深为折服,时时都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情操,浸润着心灵,充盈着底气,升华着境界。尤其公司的众生相使我的认识又升华到了另一个境界,对我今后的选择不无裨益。
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势下,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前,多少私立学校将被历史所淘汰——原因很简单,老板永远把利润放到第一位。学校没有方向。为谁办学?为什么办学?怎样办学?如何解决学习与就业的矛盾?这些问题永远弄不清楚。本人可以大声说,解决不了就业,任什么样的学校也办不长久。看似肌肉发达,将来势必要肌肉萎缩。谁安排好了学生毕业去向,谁就为自己安排好了退路。谁在某个行业占据了领头雁的位置,谁就垄断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谁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化,实行了企业加学校的模式,谁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我可以无悔地说,在公司的这段时间,我践行了敢为、能为、有为的誓言,锤炼了做人的血性、做事的韧性,做到了想干事、会谋事、敢担事、能成事,用实绩证明了我是有志气、有勇气、有底气的。事非经过不知难,公司的历炼,办事过程的磨砺,让我丰富了人生阅历,进一步积攒了经验,我从大家身上学到很多、收获很多、受益很多,从中汲取了营养、获取了力量、增添了动力。会激励和鞭策自己在新的旅程上不断前行。
谢谢。
别了,港都。
作者:李保田来源:原创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