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盛开的季节
李保田
四月十九日,我们红色旅游团一行38人从南昌出发,直奔井冈山老区。
一路上,看到的是星罗棋布的徽式灰色民居村落中矗立的两层、三层小楼,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地方公路与车辆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植被。心中涌起一阵阵愉悦。因为,老区的叫法虽然没有改变,但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老区人民的生产条件,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确是极大地提高了。
到达井冈山时,已是下午六点多。一抹落照,浸染了井冈山区的各个山峰,浸染了井冈山市的各幢高楼。把整个井冈山地区映照得黄中透绿,绿中有黄,黄绿相间,熠熠生辉,透露出无限风光。置身于高楼林立的街头,仿佛我也被这无边的景色融化了,也变成了黄的颜色,化作了其中的一分子。井冈山的晚景是美的,美仑美奂,美到了极致。
井冈山市是一座新兴城市,是中央为纪念老区而特设的。原来市区在井冈山腹地茨坪镇。为了保护井冈山的自然环境,为了保护老区的历史风貌,在井冈山区外新建了井冈山市。她显得是那么年轻,那么有活力,那么有朝气。
在井冈山市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我们就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茨坪镇进发。一路上,耳听导游讲解井冈山的概况,眼观翠盖如茵的重峦叠嶂,感受车子随着盘山公路的弯曲而左右摇摆,我的心也越来越急不可耐。可惜没有胁生双翼。假如有的话,我一定会飞出车厢,飞上井冈山。
到了茨坪镇入口处,办妥通关手续后,我们坐上当地旅游车,沿公路盘旋而上,到参观的第一站——黄洋界,去参观。黄洋界海拔一千四百多米,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保卫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一九二八年秋曾在这里发生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公路随着山势左环右旋,逐渐升高。路两边的植被把山体坡面遮盖得严严实实。满山漫坡的杜鹃花迎风绽放。红的象血,因为那是烈士的鲜血浸洇过的。红的热烈奔放,她象征着老区人民对参访者的热烈情怀。白的象雪,她象征着先烈们的圣洁无私,象征着老区人民的纯朴,象征着党的纯洁伟大。而那郁郁葱葱卓立挺拔的红杉更象是先烈们的坚贞不屈、顶天立地的傲岸身躯。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这时,我想起了映山红这首红歌“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到达黄洋界景区停车场,稍事休息,我们便观看黄洋界保卫战立体电影。白匪军的凶残,红军指战员们的英勇顽强,老区人民的全力支援,迎面而来的手榴弹,红军战士埋在地上的竹签,战士们手中挥舞的大刀片,长蛇吐信般的梭镖、红缨枪,雨点般轰隆而下的滚木礌石,,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嘹亮的军号声,满山漫卷的红旗,军民欢庆胜利的喜悦,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面。我血脉贲张,恍如战场上的一员,心怦怦直跳,有生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电影不仅仅是对黄洋界战斗的回忆,她隐含着当年在白色包围之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困苦。我不由自主地轻吟着毛泽东主席为庆祝黄洋界保卫战胜利而填的词《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并且对“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忽然悟到,井冈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不正象征着亲密无间的军民鱼水情么?
随后,我们便登上了哨口。当年的战壕还在,只是由于八十年的风雨而变浅了,变窄了。站在哨口,迎着荡荡山风,听着松涛,鸟瞰脚下的万丈绝壁,眺望对面的潇湘大地,凝视着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思绪如沸。人说,山高人为峰。我说,心浪更比山峰高。与烈士们相比,自己是何其渺小。与黄洋界相比,自己仅仅是其体表的一粒微不足道的小沙粒。
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我们参观了红军第四军医院,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毛泽东主席旧居等一系列遗址、遗迹、遗物。每到一处,心灵就受到一次洗礼,感到一次震颤。井冈山,作为毛泽东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的立足之地,朱毛会师之地,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之地,中国革命的摇篮,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三年时间,但她却锻炼了一支钢铁部队,造成了红色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培养出了千千万万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并在这里产生了伟大的革命理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无论怎样高地评价井冈山时期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作用、地位都不为过。
当我站在纪念碑下,俯瞰茨坪全景时,不能不由衷佩服毛泽东主席选择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远见卓识。尤其当我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看到一幅幅英雄的画像,一帧帧发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遗物,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叙述文字时,我的眼眶湿了。当我站在烈士名录前仔细阅读时,不能不心潮激荡。因为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牺牲的先烈四万八千多人中,只有一万八千多人留下了姓名,而剩下的两万多人无名无姓,根本无法查找。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他们都配得上英雄的称号。他们,只有他们,才会做出这惊天地泣鬼神的豪迈壮举。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前赴后继,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明知道父母、妻儿被杀,家庭被毁而不皱眉头。不是他们心肠太狠,不懂感情,恰恰是因为他们太懂感情,太热爱父母、妻儿、兄弟、姐妹。他们知道一个极普通的道理:牺牲我一个,为了千万后来人,舍小家为大家。知道什么是忠,什么是义,什么是孝。听着一曲曲激励人们永远向前的红色歌曲,回想那激情四射的激荡岁月,你就是钢、是铁也被熔化了。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来之不易,人民的幸福安康来之不易。在先烈面前,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委屈不能释怀?还有什么杂念不能抛弃?还有什么理由再喋喋不休地争名逐利?还有什么条件不择手段地去满足个人私欲?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也更加憎恨那些共和国大厦的蛀虫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伟大意义。因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不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不让社会更和谐。唯有如此,才能慰藉千千万万长眠于地下的先烈们,更加珍爱这用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大好河山。
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的能力,有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气慨,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全部发展史的民族。共产党有能力打天下,就有能力坐天下,并把国家建设成世界一流强国。
最后以一首小诗作结:井冈山上红旗立,黄土高原风雨急。炮火连天二二年,换来一片新天地。并以此文作为我党九十华诞的献礼吧!
2010年4月25日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