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赏析 > 诗词赏析

轻灵翔动,突破厚重 ——吴德雄会长《印象尖峰岭》赏析

2020-07-11    来源:作者原创 收藏 推荐 举报 保存为WORD 分享

轻灵翔动,突破厚重

——吴德雄会长《印象尖峰岭》赏析

李保田

原 作

印象尖峰岭

(新韵)

老百姓(吴德雄)

尖峰岭上岭峰尖,拨雾撩云刺破天。

翠染层林流黛韵,霞飞黎寨冒青烟。

蝴蝶谷里观蝶戏,龙涧溪边听涧喧。

若住此山三五月,无需修道也成仙。

2020年6月2日

初看到老百姓(吴德雄)会长该诗,第一时间是眼前一亮,心生激动。因为该诗突破了律诗厚重,绝句轻灵的惯常认识,是对千多年来的约定俗成的突破。

为什么律诗厚重,绝句轻灵?这是由各自的特点及要求决定的。绝句和律诗的基本结构不同:有观点认为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的诗体,只有四句组成,所以绝句又叫做“截句”。句中要求平仄,但不要求平仄对仗,尤其古绝,押韵平仄对仗都较自由。即便唐朝以后的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既可以两联全不对仗,也可以两联对仗,还可以前两句不对仗后两句对仗,又可以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其起承转合是一句一个作用,意义相连就行,遣词造句非常灵活,短平快。品读起来,会感觉到轻灵快捷。律诗则是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其基本要素则是平仄对仗,对句对临句粘,用韵严格,节奏感强,强调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其起承转合是首联为起,二联为承,三联为转,四联为合,层层推进。强调起兴,首尾关照。联中对仗。尤其二联和三联要求更严。这就在遣词造句方面限制了律诗的自由度。品读起来会感觉到严谨、工整、规矩,深如渊水,味道浑厚。所以说绝句轻灵,律诗厚重。但是,绝句轻灵,不等于肤浅,不等于不要艺术技巧,恰恰相反,绝句轻灵,最重技巧。律诗厚重,也不是深沉,是说律诗相对于绝句来说,所揭示的主题,隐含的意义,都要比绝句重大深远。再加上为了对仗而选词造句,尤其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驾驭文字的功力,所以说律诗厚重,最重功力。本文重点赏析该诗的技术技巧。

题 解:《印象尖峰岭》偏正结构,“(印象)(中的)尖峰岭”,强调“尖峰岭”的形态面貌物象,即偏重于对“象”的描摹。引出诗人因领略“尖峰岭”风光产生的怡情畅怀。

一首写景抒情诗。寓景于情不外乎以乐景写悲情,显其更悲;以悲景写乐情,显其更悲;以悲景写悲情,悲伤无度。以乐景写乐情,显其更乐。既可写成现实诗,也可写成怀旧诗。本诗就是以乐景写乐情,显其更乐的现实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就需要采取轻快一途。

而要表达诗人的快乐心情,惟有采用浓淡相宜的清新、明丽、朗然、轻盈的赞美词语,方能达此目的。

赏 析:

“尖峰岭上岭峰尖,拨雾撩云刺破天”:首句回文式,突出“岭峰”的“尖”,为下句“刺破天”埋下伏笔。“拨”雾“撩”云,并列动宾结构,拟人手法,突出其高,其力量,其智慧。本首明快诗的起笔处。带出下文的实景描写。

“翠染层林流黛韵,霞飞黎寨冒青烟”:“翠”,颜色,“染”,动词“浸”的意思,“层林”,茂盛、茂密状,“翠染层林”后形成的颜色是“黛”色的,“黛”,青黑色。比墨绿更深一层,出现在一天的早晨和黄昏。“流”,动词,表示深墨绿浓重的程度。“霞”,红色,红与翠相对仗,一深一浅,一明一暗,一昏一亮,恰到好处。“染”对“飞”,一静一动,一落一起,正对。“层林”对“黎寨”,表层看都是“片”的意思,其实“寨”本身就是栉次鳞比,高低错落,与“层林”完全对仗。“流”与“冒”,平流对垂升,亦正对。“韵”对“烟”,名词相对。工整严谨。是一联很好的警句式的对仗句。

“蝴蝶谷里观蝶戏,龙涧溪边听涧喧”:“蝴蝶谷”偏正地理名词;“蝶”,昆虫名字;“里”,方位名词;“蝴蝶谷里”,偏正处所名词;“观蝶戏”,动宾关系。“蝶戏”动补关系,其句子结构是“专有名词+地理名词+处所名词+动词+专有名词+动词”=(定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龙涧溪边听涧喧”同样结构,对仗工整。“流”,“冒”,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若住此山三五月,无需修道也成仙”:“无需”二字,要言不烦,一切都在不言中。

全诗由高到低,由近及远把山、树、水、蝶、霞、烟放进一个调色盘,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水彩画。又像电影镜头,通过伸缩变换焦距,把一个个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处于这样的优美环境怎能不生感慨?不生留连?心旷而神怡乎!发出“若住此山三五月,无需修道也成仙”的感叹。

全诗用语纤秾,既有翠林呈黛,黎寨青烟;既有蝶戏幽谷,又有潺潺流水。山色妩媚,小路弯弯,琵琶叮咚,体现了尖峰岭的幽,静,俏,美。更带那绿林野屋,鸿雁不来,山风碧云,又显几分沉着,使人不禁联想到神存富贵,日流黄金。浓者必浅,淡者屡深。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雾馀水畔,红杏在林般的绮丽,自然中透着清奇,清芬中隐藏着自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追寻,只要顺应情理写作,就能着手成春,畅情抒写自己的胸襟。

艺术特色:

1.拟人,“拨”、“撩”,是物象,形象逼真,化静为动。

2.精炼动词:“拨”、“撩”、“刺”、“流”、“飞”、“冒”、“喧”;巧用副词:“无需”、“也”;活化词性:“戏”。诗要写得好,就要在炼字炼句上下功夫。

3.实境实物,次第排开,清涧之曲,碧松之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用语质朴,构思亦不艰深。凭着真情创造意境,切实的感受又来自天然,美好的心的声音。

3.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化平面为三维,形成立体感。颇似王维之《山居秋暝》。

4.起承转合基本到位。层层推进,首尾圆合.

不足之处:

没有化实为虚,虚实结合,呈现给人的是实景实物。

手机版查看图集

手机扫一扫

作者:李保田来源:作者原创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