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包饺子
樵夫
除夕夜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习俗,一,它是团圆饭,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乐乐;二,“饺子”原意是“交子”,按天干地支讲,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其顺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天的起点是子时,结束点是亥时。子时就成了即将逝去的一天和即将到来的一天的交接点。所以年夜吃饺子包饺子含有辞旧迎新之意。就成为每个家庭年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那娱乐
日期:2020-05-25 文:茨山居士
伟大的嬗变
李保田
仰望坡村南靠具茨余脉南山,西望具茨山主峰。村西不远洼地,洼地边沿就是山水形成的南北大冲沟。跨过冲沟,次第展开的便是高低不平的岗坡地。发端于具茨山主峰风后岭的沂河汤汤荡荡,跌跌撞撞地奔流到村子的西北下洼后,受到高崖的阻挡,形成大水泊。而后华丽转身折向西北,然后又转向北流去。每年从南山流下来的山洪顺着冲沟在沂河的大拐弯处注入沂河。村子北边一箭之距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宽窄不等的深沟
日期:2020-05-25 文:茨山居士
我在华南屋脊——猫儿山顶,邂逅了一对美丽的少女,她们美丽的心灵,引起我的哲思……
日期:2020-05-21 文:菩提林
沂河赋
2020.4.20
李保田
沂河者:吾家乡之生命河矣!受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发具茨之深涧,汇石上之清泉,流泻千秋,奔腾万代,丰五谷而养民,润两岸之良田。九曲婉转,七女织练。龙行大野,此乃风水之宝地,诞生始祖姬轩辕。从而聚虎啸熊嘶,驱百兽之战阵,建有熊之禹甸。绣黄旗猎猎,成民族图腾,肇华夏之族源。
若春和景明,则纤尘不染,浣轻纱捣衣清;鉴可照人,濯香足绾发绳;鱼翔浅底,乐清澈而
日期:2020-04-20 文:茨山居士
春为岁首,百花初绽。人生之路的起步,大好年华的开端。看莺歌燕舞,花枝招展,去沐浴阳光,拥抱春天,是花季男女的灿烂;有感叹时光,叹息春天,去愤世嫉俗,迷茫岁月,则是少小年华的悔怨。本文的主人公属于后者,一个饱经风霜,半生罹难的良家女子,一个身心疲惫,勤劳持家的贤妻良母。她叫王霓虹,四川成都人,严父的谆谆教诲,教会她如何做人,长兄的饱抱提携,接送她读完了小学。世路艰辛劳其筋骨,前途渺茫苦其心志。她在饥
日期:2020-04-19 文:李清海
伟大的嬗变
李保田
仰望坡村南靠具茨余脉南山,西望具茨山主峰。村西不远洼地,洼地边沿就是山水形成的南北大冲沟。跨过冲沟,次第展开的便是高低不平的岗坡地。发端于具茨山主峰风后岭的沂河汤汤荡荡,跌跌撞撞地奔流到村子的西北下洼后,受到高崖的阻挡,形成大水泊。而后华丽转身折向西北,然后又转向北流去。每年从南山流下来的山洪顺着冲沟在沂河的大拐弯处注入沂河。村子北边一箭之距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宽窄不等的深沟
日期:2020-04-12 文:茨山居士
温馨的驭云斋
李保田
尊敬的林从龙老师仙逝已经109天了。而在我来说,其实就是昨天。因为当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时,他就坐在下面认真地听我讲评;当我白天伏案疾书时他的声音就在耳边回响;当我在孜孜以求熬夜时他的身影就会出现在眼前;当我站在书架前翻看他的遗作时,他就在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我;送不走,去还来。
而我每当厌倦时就会听到他的督促与批评,每当困惑时就会感受到他的启示与解惑,每当收获成功时,就会感
日期:2020-04-12 文:茨山居士
书法与活法
我不懂书法,却爱看人写字。书无常法,各有千秋。人生百态,诸多活法。
有的人像刻在龟甲、陶器上的篆书,虽百花斗艳,却团团自包,使人摸不着头脑。有的人像隶书,蚕头燕尾,诸法俱备,笔势飞动,一个个美态四溢,T台走秀。有的人如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中规中矩,容不得半点迁就,可作楷模。还有的人纵横急就,挥洒自如,又若飞流直下,狂涛拍岸,无拘无束,活得最似草书。而行书无法而有体,最大特点是
日期:2020-04-11 文:蓝星
也说诗歌、诗风、诗品
李清海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在中国源远流长,汤汤不息。她占据了,华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大片领地,博大精深,传承弘扬,是为国粹!各个时期的诗歌作者,用高度含蓄凝练的诗词语言,去表达丰富的自我情感和对事物的贬斥与褒奖。最关键处,是作者通过练达的文笔,跌宕起伏的节奏,柔美和谐的韵律,去尽情的书写人生,集中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如是说,才得以繁衍生息,日益壮大。
诗风;统领着
日期:2020-04-09 文:李清海
推磨
李保田
上世纪六十年代,实行的是集体经济所有制,土地、牲畜、车辆都是生产队里的。每年按工分分粮食、油料、工资,以及秸秆、柴草。一切都还是传统农业操作形式。至于说道吃饭问题,就更原始了。一个生产队有一盘石碾,供全队社员碾小米呀,大麦仁呀,或者红薯干面什么的。另外就是好多家庭自备有石磨,用来磨玉米糁、杂面、小麦面、高粱面、荞麦面,等等。如果是碾米什么的,可以借用生产队里的牲口。碾时,商量几家
日期:2020-03-23 文:茨山居士
杜鹃花盛开的季节
李保田
四月十九日,我们红色旅游团一行38人从南昌出发,直奔井冈山老区。
一路上,看到的是星罗棋布的徽式灰色民居村落中矗立的两层、三层小楼,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地方公路与车辆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看到的是满眼的绿色植被。心中涌起一阵阵愉悦。因为,老区的叫法虽然没有改变,但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老区人民的生产条件,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确是极大地提高了。
到达井冈山时,已是
日期:2020-03-23 文:茨山居士
二游周王坟
木 子
那是1977年中秋,星期六晚上,校园没有了往日的喧琅。一片宁静。住校的我和一位同样喜欢寻幽探胜的同事商量好趁星期天再去游周王坟。
之所以定为二游周王坟,是相对于十年前我还是割草孩儿时曾游过周王坟而言。
周王坟。又叫周定王坟(我姑且把他叫做周定王墓)。按封建时代封建统治者死后坟墓的建造规格论,周定王坟应该叫周定王陵。周定王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陵墓。建在河南省禹县无
日期:2020-03-23 文:茨山居士
推磨
木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实行的是集体经济所有制,土地、牲畜、车辆都是生产队里的。每年按工分分粮食、油料、工资,以及秸秆、柴草。一切都还是传统农业操作形式。至于说道吃饭问题,就更原始了。一个生产队有一盘石碾,供全队社员碾小米呀,大麦仁呀,或者红薯干面什么的。另外就是好多家庭自备有石磨,用来磨玉米糁、杂面、小麦面、高粱面、荞麦面,等等。如果是碾米什么的,可以借用生产队里的牲口。碾时,商量几
日期:2020-03-22 文:茨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