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侧之四
修辞手法诠释
2024年5月16日
李保田
上节我们讲了修辞学的定义,以及古今词类词性的不同,以及普通话和古代四声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节我们讲具体的修辞手法极其作用。
修辞学是汉语言文学类专业很重要的一门课程。重要就重要在她决定了写成的文章、文学作品好不好,美不美。
修辞法共有79类。写诗填词能够用到的,有夸张、比喻、排比、借代、拟人、用典、层递、衬托、倒装、迭音、复叠、顶真、对比、对仗、反复、反问、反语、设问、引用、移情、回文、谐音、双关、象征、委婉、镶嵌,析字等。
以下是部分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以增强表达效果。其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和产生强烈共鸣,增强感染力。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
2、比喻: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繁冗为简洁。其作用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3、借代: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其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富有幽默感,使形象更加生动和突出。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其作用: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可以使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5、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变成和人一样的修辞手法。其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具体,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6、对偶(对仗):在诗词中,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句子并列,形成对称美的一种修辞手法。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其作用:使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
7、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重复使用某个词语或句子,以加强语气和表达效果。其作用:在诗文中,反复咏叹,增强语气或语势,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8、反问:用疑问的语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其作用:能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9、设问:作者用自问自答的语气说明是芜湖问题。往往出句设问,对句回答。其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10、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其作用: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更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1、用典: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用古人诗文中的词句,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作用:是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做到言简意丰,营造意境。
12、引用:引用名人或名篇的著名诗句、格言或成语等,以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其作用:增添诗句意蕴,丰富作品内容,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加强气势和力度,增强说服力。
13、顶针:顶针续麻的省称。又称顶真、联珠或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其作用:使诗文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严谨、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14、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其作用: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语意丰富而加深,给人以深刻印象。
15、象征::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是一种复杂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16、互文:也叫互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即“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互文有四种类型:
1单句: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2对句:就是对(下)句中含有出(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例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对镜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3隔句: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例如: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应解释为:胜友如云,胜友满座;高朋满座,高朋如云。
4排句: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其作用: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用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17、寄寓: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集中表现。有托物(事/人)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人)抒情等多种方式。其作用: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用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以上这些修辞手法,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使语言简练工整、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感、概括力强;增强说服力、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等。
我们系统的讲了字、词、句与具体修辞手法,为如何写好诗填好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格律是一种形式,很容易就会学会,关键是如何运用格律形式更好地表现内容,让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以上各种修辞手法在诗词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语言,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作者:李保田来源:作者原创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