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千,把世间万物笼络在一起。其涵盖能量已经超越宇宙,一切物象都在网络中游弋,其速度可以是瞬间穿透地球,转眼飞跃太空。凡是现实中有的物状体,网络上应有尽有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学校;现实中各类学校公办民办五花八门,从幼儿园学前班到大专院校可谓遍地开花。上升到网络上更是风靡世界,其名目花样社会现实中远远不能相比,因为网络办学不花费资金,不讲究师资,三五人就可以弄一个院校,一个群就可以是研究院。再加上一些网络名人的参与助阵,使得网络学校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一些网校能摆弄的比现实中的正规学院还正规,公章、奖状、毕业证书一应俱全。校长、院长、副院长、讲师、评师、总评师。头衔光环摞床架物、鲜艳夺目压歪脑袋。更有甚者自诩文学大家,到处游说卖弄,大奖大赛招摇过市。一些学员更是扎堆起哄,看似热闹活跃,实际上浪费时日,荒度光阴。其中令人感到好笑和可气的是一些所谓的讲师,从来没有过自己的讲义,七拼八凑一些专家学者的讲义拿来糊弄,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到底讲的啥!其中也不乏有聪明的讲师,把别人的东西改头换面据为己有。殊不知明眼人看得出,凡是不好的地方才是他加入的自己的话!不会写绝句偏偏会讲渔阳十二法,不会对句也会讲格律诗,不会填词也会讲沁园春喝火令。说到底是自欺欺人,玩到底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我在想:即便是网络,有人喊你老师,有人叫你授教,难道就不能扪心自问?就不能踏踏实实的把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去告诉别人吗?就不能敲击键盘亦或是手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所谓的讲义吗?如不然还配别人叫个老师吗?最起码自己得能拼凑几句小诗,填写几阕小词,对上几个句子,做成几个成联!这点都达不到有何颜面担当老师二字。与其做讲师不如自己老老实实做学生,从头学起也不枉喜欢格律诗词一回。
作者:李清海
1. 诗词文化研究遵循行业规范,任何有明确来源的转载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 诗词文化研究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